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核心所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之举。五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对接北京创新资源和河北产业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叠加效应,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全新格局。从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科技企业的纷纷落户,高校院所的联手创新,到科技平台的相继搭建,天津建立了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汇聚了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共建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三地创新创业资源进一步互通共享。京津冀各类科技资源协同作战,联动发展,“打区域牌、算共赢账、走联动路”,协同创新正不断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三地“五统一”下好“一盘棋”
针对共同关注的前沿技术问题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2015年,京津冀联合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进行协同创新。几年来,三地先后共同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京津冀一体化城际铁路系统发展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制造”“精准医学研究”4个专项。
随着项目的深入,三地协同创新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已形成统一组织、统一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统一管理成果共享的“五统一”全面协同紧密合作机制。作为第一批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项目日前在津进行验收。三地科研人员协同攻关,三地共同予以支持,下好京津冀协同创新“一盘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红告诉记者:“津冀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需求旺盛,为研发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京津冀协同创新基础研究,凝聚了三地的优势科技资源,将合力解决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需求和共性问题。”
据了解,2015-2017年,三地共立项47项,资助经费870万元,互换专家信息3000多人。项目“软土地区高铁桥轨系统环境温度效应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国际上尚未解决的复杂遮挡问题,自主开发三维光线遮挡算法程序,成果已在2022年冬奥会重大建设工程京张高铁中的官厅水库悬索桥修建中得到应用。2018年“精准医学研究”共受理206个申报项目,最终立项10个。其中,北京专家牵头项目是7个,天津2个,河北省1个,充分体现了京津冀优势资源协同研究,研究成果整体受益的特点。
“联合设立合作专项,有效弥补了国家专项解决区域需求深度不够等问题。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个人赛到团体赛,在协同中,三地实现了机制融合、队伍融合、人才融合。”天津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处长金双龙告诉记者。
紫光落户天津抢占“云”先机
拥有清华大学血统的紫光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也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2018年5月,紫光集团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天津高新区塘沽海洋科技园设立云服务和研发总部,2018年8月紫光云公司正式注册。
紫光云公司全国总部落户天津5个月来,已经拥有员工668人,在全国建立了三个节点,形成了12个大类508个云服务产品,抢占了国内云计算发展的先机。依托“从芯到云”的创新技术成果,紫光云积极助力产业一体化布局,服务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能这样高效运转,得益于滨海新区良好的人才政策和产业环境。天津在项目落地、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给予企业高质量的服务,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企业家老大’,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发展。”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表示。
“紫光集团投资120亿元,把紫光云全国总部放在天津,这是企业继芯片产业之后的下一个战略重心。”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赵伟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北京与天津不仅在物理空间上能够实现同城化,而且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也会实现一体化。天津高校科研人才充裕,产业实力雄厚,在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高科技制造方面优势独特,这些都是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紫光云总部在天津发展正逢其时。”
城市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遇到重复性建设的问题,例如公交车、地铁、酒店等多个场景都需要人脸识别,目前都各自开发数据无法打通。其实整个城市只需要一套人脸识别工具即可,底层数据还能实现整体打通,而各种数据汇集起来就是城市数据大脑。
目前,滨海新区的城市数据大脑──“智慧滨海”云平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紫光云统一部署实施并提供服务,将分三年推进智慧滨海建设,并打造四大板块13个应用试点。通过“智慧滨海”云平台建设,将提升滨海新区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智慧滨海’采取统一入口,统一模块,各个部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未来,企业和个人通过‘智慧滨海’app,在手机上就可以办理与政府有关的各项手续。‘智慧滨海’有望成为国内智慧城市的样板,并将复制到全国。”吴健告诉记者。
协同创新创出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天津这片创新创业福地。2017年10月,北京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将组装工厂搬到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经过一年多的良好发展,研发团队也将迁至天津,在科技园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北京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尹利说,“企业搬迁需要很大的决心,难免‘伤筋动骨’。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公司的研发团队也将陆续搬到天津,今后我们会以天津为总部开展业务。”
2016年11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这片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的区域,充分利用了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为首都优势资源集中承载地。累计注册企业940余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超过240家,注册资金约104亿元。成立仅仅两年多,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春发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走进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楼的展厅,研究所与二十几家企业成立的联合实验室都赫然在列。依托天津工业生物所,我市正在申请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工业生物所副所长孙际宾告诉记者:“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平台设施,集聚合成生物领域的高端创新资源,实现合成生物产业前沿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绿色产业示范的创新链条,为国家产业技术变革与国际竞争提供战略支撑。”
支持京津双城联动、加快构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是天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部市会商、加强与中科院、中关村、首都高校、院所的合作,五年来,我市已经建成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国家级大平台,引进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完善了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把北京的科技优势与天津的产业优势结合,既释放了北京科技资源的活力,使得北京的科技成果就近在天津实现转化,又对天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了科技支撑。据统计,我市引进国内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总数超过170家,其中60多家来自北京地区。
打开自贸窗口
共享开放平台
近日,一批来自泰国的虎鱼、娃娃鱼、斗鱼等34个品种5万多条热带观赏鱼被运抵天津机场万事隆监管仓库,经海关部门查验后,快速完成了通关放行手续。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观赏鱼的成活率达到了100%。
进口企业来自河北省,该公司负责人不禁感慨:“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深切的感受就是通关速度越来越快,要是在以前,很多订单都是没办法完成的!”
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货物的顺利通关得益于天津机场海关与廊坊海关的异地联动,通过“单到即接、货到即查、快速放行”的一站式服务,查验人员争分夺秒,保障了低温环境下观赏鱼的成活率。
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后,一个个改革创新举措相继面世,京津冀协同的步伐逐渐加大,共同迎来了开放发展的新时期。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不仅面向天津,更是京津冀三地乃至整个北方的开放通道与平台。几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动建立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信集团、中铁建集团、中国泛海等央企设立了一批租赁、航运、物流等功能型总部。同时,搭建起统一的京津冀网上办税服务平台,实现资质互认、征管互助、信息互通。
2018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达1.38万亿元,增长9.2%,其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0.2%。另据统计,去年,北京企业选择在天津口岸申报的比例由前三季度的9.4%提升至第四季度的10.1%,河北企业由43.9%提升至45.7%。
改革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为京津冀地区构建国际贸易和物流服务大通道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天津将充分发挥天津港口作为北京和雄安新区出海口的门户作用,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高标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一步完善“无水港”功能,开展口岸通关流程和物流流程综合优化改革试点,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环境,推动天津口岸成为服务京津冀地区货物、产品、人员、技术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水科院入驻生态城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致力于海洋生态保护和水运安全发展领域的科研攻关,尤其是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现在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由于缺乏合适的实验场地,这项技术一直都没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法国的实验室能承接海洋溢油应急处置相关检测和试验,我国每年在这项费用上的投入要达到2亿元。
“中新天津生态城东临渤海,满足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需要的自然条件,通过天津市科委‘牵线’,我们了解到水科院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际需求,然后马上和水科院对接,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生态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科院计划在生态城投资建设包括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室在内的科技创新基地,目前,这一项目已经通过国家立项,立项审批完成后就投入建设。
记者了解到,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室在生态城建成后,可以填补国内空白,我国溢油应急产业也将突破技术应用瓶颈,驶向发展的快车道;而对生态城来说也有着大大的利好:今后,水科院会借助生态城产业布局和政策优势,将更多科研成果转移到生态城,实现产业化,同时也将引入更多环保科技创新企业。
除了水科院的“动作”,中核集团也“牵手”生态城,在这里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具体来说主要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目前,中国核工业大学这一项目正在积极筹备整体规划方案的设计单位招标工作。
生态城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区,一直以来始终结合自身区域定位和区域优势,积极与北京“大院大所”合作,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数字显示,生态城现已累计引入创新平台5家,总计孵化面积54230平方米、孵化企业587家、吸引科技人才1271名、带动地区就业近2000个,获得融资1.56亿元。其中,生态城与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电子信息研究院共挖掘科技成果102项,已论证通过科技成果63项;与清华控股合作建设的“启迪之星”孵化器帮助30多家科技企业完成了8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与海量科技合作建设大数据重度孵化基地,目前有120家大数据企业注册入孵。
|